您现在的位置是: > 时尚
RDNA4 Navi 48比GB203更小 晶体管密度高出约25%
2025-10-03 13:56:33【时尚?/span>9人已围观
昨天AMD正式发布了Radeon RX 9070 XT和Radeon RX 9070,基于新一代RDNA 4架构GPU打造,支持AMD FidelityFX Super Resolution 4FSR
昨天AMD正式发布了Radeon RX 9070 XT和Radeon RX 9070,更高出基于新一代RDNA 4架构GPU打造,小晶支持AMD FidelityFX Super Resolution 4(FSR 4)技术。体管两款新显卡均搭载了Navi 48芯片,密度显存都是更高出16GB的GDDR6。
其实在正式发布前就有消息称,小晶Navi 48芯片拥有539亿个晶体管,体管尺寸大概在350mm²,密度比之前传闻的更高出390mm²要更小。以AMD最终公布的小晶数据来看,面积稍大一些,体管为357mm²,密度而晶体管数量则完全一致。更高出
也就是小晶说,Navi 48的体管尺寸比英伟达的AD103(378.6 mm²)和GB203(378 mm²)都要小,但是晶体管密度要更高。Navi 48的晶体管密度达到了150MTr/mm²,而AD103和GB203分别为121.2 MTr/mm²和120.6 MTr/mm²,AMD比起这一代英伟达Blackwell架构GPU高出了大概25%,这应该是迄今为止晶体管密度最高的GPU之一。考虑到AMD和英伟达采用了相近的制造工艺,这个差距估计超出不少人的预期。
英伟达在当前一代产品上似乎并不是那么在意晶体管密度,Blackwell架构甚至比起之前的Ada Lovelace架构还要低一些。由于晶体管数量通常被认为是近似的,并且有不同的计数方法,而结果是从官方规格中得出,所以实际差距也可能并没有那么大。
如果将RDNA 4与RDNA 3比较晶体管密度提升的幅度,其实也有点困难,或者说有些不公平,前者是单芯片设计,后者是小芯片设计结合MCM封装,GCD和MCD分别采用了5nm和6nm工艺。这次AMD回归单芯片,似乎没有牺牲密度或效率,结合架构和技术的提升,看起来有着不错的前景。
相关文章
- 预下载开启 《燕云十六声》公测剧情预告PV
- 没完没了!微软Win10补丁出Bug:设备陷入无限安装循环
- 《Rusty Rabbit(锈兔异途)》 将于2025年4月17日(周四)发售
- 黑人演员抱怨收入过低:曾获两次奥斯卡提名 但在好莱坞很难生存
- 《死神:魂魄觉醒》角色参战预告片:涅茧利
- 《第一狂战士:卡赞》试玩Demo上线 存档可继承
- DreadOut Remastered Collection 将于今年1月16日登陆 Nintendo Switch 和 PlayStation主机。
- Netflix动画电影《巫师:深海女妖》中文预告
- 《黄金神威》真人电影第二弹确定制作 故事详情稍后公开
- 《刺客信条:影》新发售日期 撞车日本恐袭事件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