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录

铰链设备(阻尼铰链缓冲失效怎么办?)

投稿仪器仪表2023年05月26日 15:47:35
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铰链设备,以及阻尼铰链缓冲失效怎么办?对应的知识点,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,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。本文目录铰链四杆机构在生活中的应用?美凯迪五金铰链怎么样?好用吗?110度斜角柜用什么铰链?阻尼铰链缓冲失效怎么办?...

铰链设备(阻尼铰链缓冲失效怎么办?)

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铰链设备,以及阻尼铰链缓冲失效怎么办?对应的知识点,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,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。

本文目录

  1. 铰链四杆机构在生活中的应用?
  2. 美凯迪五金铰链怎么样?好用吗?
  3. 110度斜角柜用什么铰链?
  4. 阻尼铰链缓冲失效怎么办?
  5. 门自动回位铰链安装?

铰链四杆机构在生活中的应用?

铰链四杆机构在生活中有广泛应用。因为铰链四杆机构的设计简单、结构稳定,运动平稳,可以协助完成很多机械运动,在生活中得到了广泛应用。例如,自行车就是一种应用了铰链四杆机构的交通工具,其运动过程中依靠后轮的铰链四杆机构帮助自行车完成行驶;折叠床也是利用了铰链四杆机构,在需要时能够折叠成为更小的体积,占用空间更小;还有电视顶盒、钳工平台、开启门窗等,也应用了铰链四杆机构。可以说,铰链四杆机构已经广泛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。所以,铰链四杆机构在机械设计和生产中将继续得到广泛应用,同时在未来的智能家居中也有可能得到更多的应用。

美凯迪五金铰链怎么样?好用吗?

凯迪五金坐拥20000㎡现代化生产车间,设有研究设计实验室、自动化制造、模具房、测试房、阻尼器车间、自动冲压车间、组装车间、质检车间等多个部门,拥有一整套自动化生产设备,从原材料加工到冲压成型,再到盐雾测试、人工组装最后到成品包装,真正做到“缺陷设备不进仓,不合格产品不出厂”,生产全流程都由工厂精细化分工和现代化掌控,力争美凯迪五金出厂合格率达到100%,为美凯迪铰链五金品质提供了重大保障。

产品还可以!

110度斜角柜用什么铰链?

可以使用90度的铰链。铰链的种类有很多种,用于斜角柜建议可以选择90度的,开关比较自如,并且不锈钢材质的使用寿命更长,不会生锈。90度铰链用的范围比较广泛,例如用在重型设备的门柜上,材质选择锌合金材质。铰链按照底座的类型能够分为脱卸式和固定式两种,按壁身的类型分为滑入式和卡式,根据开门的角度又分为25、30、135、165、180等等,最常用的就是90-110度的,其种类繁多,建议可以根据不同的使用情况,选择不同的类型以及型号。

阻尼铰链缓冲失效怎么办?

阻尼铰链缓冲失效需要及时维修或更换。因为阻尼铰链的作用是缓慢减慢物体移动的速度,当阻尼缓冲失效之后,如果不及时处理,可能会对物体造成意外伤害。在实际操作中,应该定期检查阻尼铰链是否正常工作,如果发现缓冲效果变差,应该立即维修或更换。此外,阻尼铰链的失效可能会影响整个设备的运行稳定性和寿命,因此在日常使用中应当注意防止过度使用、过载和破坏性损坏等情况。如此一来,可以有效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并保障使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。

门自动回位铰链安装?

一种自动回位合页装配工艺,包括如下步骤:

S1、零件准备,将加工好的成品分类放在装配平台上;

S2、装配第一步,选取合页轴在轴套内一端配合安装有头塞,利用小锤轻轻敲打几下固牢,另一端口内装有下密封圈,利用合页轴在轴套内活动几下,没有卡顿即可,随后取一些润滑脂在合页轴上抹一下,然后套上铜垫后插接在轴套内,随即放在第一固定座上,在轴套的一端口由内往外依次装有塑料垫片、金属垫片和卡簧;

S3、装配第二步,将S2中装配后的半成品套接有转盘,同时将位于转盘与滑套之间的合页轴上涂抹一圈润滑油,然后在转盘的两侧装有滚珠,随后插入到滑套内,利用老虎钳将合页轴扭半圈固定,随后再合页轴上套接有弹簧套和弹簧,同时在合页轴的一端装有头塞,随即扭动半圈卡到位即可;

S4、手动测试,将S3中卡位后的半成品放在第二个固定座上固定,随后利用螺杆再一端进行转动,同时在另外一端插接有锁销,且在合页轴上装有滑杆,装完之后在继续利用螺杆对其进行转动测试,符合标准后取出利用喷气管吹2-3下,随后再轴套的外侧套接有密封圈4个;

S5、安装合页,选取门上合页和门框合页,先套接有门框合页,然后在内部涂抹一些润滑油,避免密封圈受损,随后固定在固定支座上手动安装,利用顶块与液压缸的配合,将内部固定,将其固定在磨合装置上,添加8-12ml磨合油,利用六角螺杆将插接有针阀的柱塞套螺接在轴套上,锁紧,利用固定螺母固定,同时利用磨合装置配合进行手动流量调节,调节快慢;

S6、机器测试,将S5中磨合好的装置利用机器进行测试10-15次;

S7、更换零件,测试完成后更换固定螺母以及测试用的柱塞,同时将内部的磨合油倒出;并且利用喷气管吹干净,随后添加新的液压油8-12ml,在利用新的下堵口、柱塞以及密封圈与其螺接,随后再利用固定螺母与垫片固定,用卡簧卡接;

S8、二次测试,安装完毕后再磨合装置上再次手动调节,调节其松紧度,缓冲的快慢程度;

S9、套接卡环,装S8中调节后的半成品中部卡接有卡环,同时套接有垫圈,随其将门上合页套接;

S10、密封胶水,将S9中完成的半成品放在门上合页压铸模具上,利用工具套入下压,取出门上合页,套接有铜套,且铜套内外各一个密封圈,为了避免变形,随后向内添加密封胶胶水,随后利用小锤敲打几下,并且利用螺丝螺接,避免在使用时合起来不方便,螺接后即为成品。

优选的,所述的S7中倒出的磨合油,经过过滤加工后可继续使用。

优选的,所述的密封胶胶水与磨合油的体积比例为2:1。

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自动回位合页装配工艺,本发明通过手工装配以及手动检测,可以更好的操作,更方便添加以及倾倒磨合油,以及添加密封胶胶水的控制,避免了花费大量的金钱购买高额设备,且本发明工艺简单,便于操作,值得推广使用。

具体实施方式

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、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,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,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。应当理解,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,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。

实施例1

一种自动回位合页装配工艺,包括如下步骤:

S1、零件准备,将加工好的成品分类放在装配平台上;

S2、装配第一步,选取合页轴在轴套内一端配合安装有头塞,利用小锤轻轻敲打几下固牢,另一端口内装有下密封圈,利用合页轴在轴套内活动几下,没有卡顿即可,随后取一些润滑脂在合页轴上抹一下,然后套上铜垫后插接在轴套内,随即放在第一固定座上,在轴套的一端口由内往外依次装有塑料垫片、金属垫片和卡簧;

S3、装配第二步,将S2中装配后的半成品套接有转盘,同时将位于转盘与滑套之间的合页轴上涂抹一圈润滑油,然后在转盘的两侧装有滚珠,随后插入到滑套内,利用老虎钳将合页轴扭半圈固定,随后再合页轴上套接有弹簧套和弹簧,同时在合页轴的一端装有头塞,随即扭动半圈卡到位即可;

S4、手动测试,将S3中卡位后的半成品放在第二个固定座上固定,随后利用螺杆再一端进行转动,同时在另外一端插接有锁销,且在合页轴上装有滑杆,装完之后在继续利用螺杆对其进行转动测试,符合标准后取出利用喷气管吹3下,随后再轴套的外侧套接有密封圈4个;

S5、安装合页,选取门上合页和门框合页,先套接有门框合页,然后在内部涂抹一些润滑油,避免密封圈受损,随后固定在固定支座上手动安装,利用顶块与液压缸的配合,将内部固定,将其固定在磨合装置上,添加8-12ml磨合油,利用六角螺杆将插接有针阀的柱塞套螺接在轴套上,锁紧,利用固定螺母固定,同时利用磨合装置配合进行手动流量调节,调节快慢;

S6、机器测试,将S5中磨合好的装置利用机器进行测试15次;

S7、更换零件,测试完成后更换固定螺母以及测试用的柱塞,同时将内部的磨合油倒出;并且利用喷气管吹干净,随后添加新的液压油8-12ml,在利用新的下堵口、柱塞以及密封圈与其螺接,随后再利用固定螺母与垫片固定,用卡簧卡接;

S8、二次测试,安装完毕后再磨合装置上再次手动调节,调节其松紧度,缓冲的快慢程度;

S9、套接卡环,装S8中调节后的半成品中部卡接有卡环,同时套接有垫圈,随其将门上合页套接;

S10、密封胶水,将S9中完成的半成品放在门上合页压铸模具上,利用工具套入下压,取出门上合页,套接有铜套,且铜套内外各一个密封圈,为了避免变形,随后向内添加密封胶胶水,随后利用小锤敲打几下,并且利用螺丝螺接,避免在使用时合起来不方便,螺接后即为成品。

实施例2

一种自动回位合页装配工艺,包括如下步骤:

S1、零件准备,将加工好的成品分类放在装配平台上;

S2、装配第一步,选取合页轴在轴套内一端配合安装有头塞,利用小锤轻轻敲打几下固牢,另一端口内装有下密封圈,利用合页轴在轴套内活动几下,没有卡顿即可,随后取一些润滑脂在合页轴上抹一下,然后套上铜垫后插接在轴套内,随即放在第一固定座上,在轴套的一端口由内往外依次装有塑料垫片、金属垫片和卡簧;

S3、装配第二步,将S2中装配后的半成品套接有转盘,同时将位于转盘与滑套之间的合页轴上涂抹一圈润滑油,然后在转盘的两侧装有滚珠,随后插入到滑套内,利用老虎钳将合页轴扭半圈固定,随后再合页轴上套接有弹簧套和弹簧,同时在合页轴的一端装有头塞,随即扭动半圈卡到位即可;

S4、手动测试,将S3中卡位后的半成品放在第二个固定座上固定,随后利用螺杆再一端进行转动,同时在另外一端插接有锁销,且在合页轴上装有滑杆,装完之后在继续利用螺杆对其进行转动测试,符合标准后取出利用喷气管吹3下,随后再轴套的外侧套接有密封圈4个;

S5、安装合页,选取门上合页和门框合页,先套接有门框合页,然后在内部涂抹一些润滑油,避免密封圈受损,随后固定在固定支座上手动安装,利用顶块与液压缸的配合,将内部固定,将其固定在磨合装置上,添加8-12ml磨合油,利用六角螺杆将插接有针阀的柱塞套螺接在轴套上,锁紧,利用固定螺母固定,同时利用磨合装置配合进行手动流量调节,调节快慢;

S6、机器测试,将S5中磨合好的装置利用机器进行测试13次;

S7、更换零件,测试完成后更换固定螺母以及测试用的柱塞,同时将内部的磨合油倒出;并且利用喷气管吹干净,随后添加新的液压油8-12ml,在利用新的下堵口、柱塞以及密封圈与其螺接,随后再利用固定螺母与垫片固定,用卡簧卡接;

S8、二次测试,安装完毕后再磨合装置上再次手动调节,调节其松紧度,缓冲的快慢程度;

S9、套接卡环,装S8中调节后的半成品中部卡接有卡环,同时套接有垫圈,随其将门上合页套接;

S10、密封胶水,将S9中完成的半成品放在门上合页压铸模具上,利用工具套入下压,取出门上合页,套接有铜套,且铜套内外各一个密封圈,为了避免变形,随后向内添加密封胶胶水,随后利用小锤敲打几下,并且利用螺丝螺接,避免在使用时合起来不方便,螺接后即为成品。

实施例3

一种自动回位合页装配工艺,包括如下步骤:

S1、零件准备,将加工好的成品分类放在装配平台上;

S2、装配第一步,选取合页轴在轴套内一端配合安装有头塞,利用小锤轻轻敲打几下固牢,另一端口内装有下密封圈,利用合页轴在轴套内活动几下,没有卡顿即可,随后取一些润滑脂在合页轴上抹一下,然后套上铜垫后插接在轴套内,随即放在第一固定座上,在轴套的一端口由内往外依次装有塑料垫片、金属垫片和卡簧;

S3、装配第二步,将S2中装配后的半成品套接有转盘,同时将位于转盘与滑套之间的合页轴上涂抹一圈润滑油,然后在转盘的两侧装有滚珠,随后插入到滑套内,利用老虎钳将合页轴扭半圈固定,随后再合页轴上套接有弹簧套和弹簧,同时在合页轴的一端装有头塞,随即扭动半圈卡到位即可;

S4、手动测试,将S3中卡位后的半成品放在第二个固定座上固定,随后利用螺杆再一端进行转动,同时在另外一端插接有锁销,且在合页轴上装有滑杆,装完之后在继续利用螺杆对其进行转动测试,符合标准后取出利用喷气管吹2下,随后再轴套的外侧套接有密封圈4个;

S5、安装合页,选取门上合页和门框合页,先套接有门框合页,然后在内部涂抹一些润滑油,避免密封圈受损,随后固定在固定支座上手动安装,利用顶块与液压缸的配合,将内部固定,将其固定在磨合装置上,添加8-12ml磨合油,利用六角螺杆将插接有针阀的柱塞套螺接在轴套上,锁紧,利用固定螺母固定,同时利用磨合装置配合进行手动流量调节,调节快慢;

S6、机器测试,将S5中磨合好的装置利用机器进行测试12次;

S7、更换零件,测试完成后更换固定螺母以及测试用的柱塞,同时将内部的磨合油倒出;并且利用喷气管吹干净,随后添加新的液压油8-12ml,在利用新的下堵口、柱塞以及密封圈与其螺接,随后再利用固定螺母与垫片固定,用卡簧卡接;

S8、二次测试,安装完毕后再磨合装置上再次手动调节,调节其松紧度,缓冲的快慢程度;

S9、套接卡环,装S8中调节后的半成品中部卡接有卡环,同时套接有垫圈,随其将门上合页套接;

S10、密封胶水,将S9中完成的半成品放在门上合页压铸模具上,利用工具套入下压,取出门上合页,套接有铜套,且铜套内外各一个密封圈,为了避免变形,随后向内添加密封胶胶水,随后利用小锤敲打几下,并且利用螺丝螺接,避免在使用时合起来不方便,螺接后即为成品。

实施例4

一种自动回位合页装配工艺,包括如下步骤:

S1、零件准备,将加工好的成品分类放在装配平台上;

S2、装配第一步,选取合页轴在轴套内一端配合安装有头塞,利用小锤轻轻敲打几下固牢,另一端口内装有下密封圈,利用合页轴在轴套内活动几下,没有卡顿即可,随后取一些润滑脂在合页轴上抹一下,然后套上铜垫后插接在轴套内,随即放在第一固定座上,在轴套的一端口由内往外依次装有塑料垫片、金属垫片和卡簧;

S3、装配第二步,将S2中装配后的半成品套接有转盘,同时将位于转盘与滑套之间的合页轴上涂抹一圈润滑油,然后在转盘的两侧装有滚珠,随后插入到滑套内,利用老虎钳将合页轴扭半圈固定,随后再合页轴上套接有弹簧套和弹簧,同时在合页轴的一端装有头塞,随即扭动半圈卡到位即可;

S4、手动测试,将S3中卡位后的半成品放在第二个固定座上固定,随后利用螺杆再一端进行转动,同时在另外一端插接有锁销,且在合页轴上装有滑杆,装完之后在继续利用螺杆对其进行转动测试,符合标准后取出利用喷气管吹2下,随后再轴套的外侧套接有密封圈4个;

S5、安装合页,选取门上合页和门框合页,先套接有门框合页,然后在内部涂抹一些润滑油,避免密封圈受损,随后固定在固定支座上手动安装,利用顶块与液压缸的配合,将内部固定,将其固定在磨合装置上,添加8-12ml磨合油,利用六角螺杆将插接有针阀的柱塞套螺接在轴套上,锁紧,利用固定螺母固定,同时利用磨合装置配合进行手动流量调节,调节快慢;

S6、机器测试,将S5中磨合好的装置利用机器进行测试10次;

S7、更换零件,测试完成后更换固定螺母以及测试用的柱塞,同时将内部的磨合油倒出;并且利用喷气管吹干净,随后添加新的液压油8-12ml,在利用新的下堵口、柱塞以及密封圈与其螺接,随后再利用固定螺母与垫片固定,用卡簧卡接;

S8、二次测试,安装完毕后再磨合装置上再次手动调节,调节其松紧度,缓冲的快慢程度;

S9、套接卡环,装S8中调节后的半成品中部卡接有卡环,同时套接有垫圈,随其将门上合页套接;

S10、密封胶水,将S9中完成的半成品放在门上合页压铸模具上,利用工具套入下压,取出门上合页,套接有铜套,且铜套内外各一个密封圈,为了避免变形,随后向内添加密封胶胶水,随后利用小锤敲打几下,并且利用螺丝螺接,避免在使用时合起来不方便,螺接后即为成品。

以上所述,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,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,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,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,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。

关于铰链设备到此分享完毕,希望能帮助到您。

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。

本文转载自互联网,如有侵权,联系删除。

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leshitech.com/sheb/9daf6c57dbf5.html

您暂未设置收款码

请在主题配置——文章设置里上传

扫描二维码手机访问

文章目录